您的位置: 跳过导航链接华讯行业网 > 蓖麻油网 > 资讯 > 企业人物 > 朱国立
  • 分类      关键字         高级搜索   如何迅速找到资料?

朱国立

蓖麻网    2008/11/12 15:12:50    阅读次数:12618

Image

    朱国立,男,1960年8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内蒙古通辽市人。1984年毕业于哲里木畜牧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从事蓖麻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蓖麻新品种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开发的研究工作。在蓖麻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为通辽市乃至全国蓖麻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研究方向是蓖麻性状遗传、新品种选育、生理栽培及应用技术研究。朱国立同志先后主持参加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1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内蒙科技进步奖3项,通辽市科技进步奖4项,内蒙古农业科技承包奖2项,内蒙古农牧业丰收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3年获通辽市科教兴市特别奖、通辽市劳动模范、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

    参加完成的〈中国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哲蓖1号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获1989年内蒙古科技进步三等奖;〈蓖麻新品种哲蓖1号开发〉获1994年哲盟科技进步二等奖;〈蓖麻杂优利用及新品种选育——哲蓖3号、哲蓖4号、哲杂1号〉获1997年哲盟科技进步一等奖;〈蓖麻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理基础及应用技术〉获2000年内蒙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蓖麻新品种哲蓖3号开发〉获2000年内蒙古科技承包三等奖;〈蓖麻新品种哲蓖4号良种繁育〉获2002年内蒙古科技承包三等奖;〈优质高产蓖麻新品种及高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获2004年内蒙古丰收计划一等奖;〈蓖麻杂优利用及新品种选育〉获2006年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部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优质高产蓖麻新品种及高效种植技术示范,2005年4月通过了科技部组织专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验收;〈易识别蓖麻单雌系诱变保持法〉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131857.8,该专利2002年被香港世界华人专利技术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世界华人科学技术发明奖。上述几项科研成果在学术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达国内同行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在蓖麻杂优利用研究上,发现并育成蓖麻标记雌性系,在其遗传规律及性状鉴定的基础上,提出“一系两用”、“两系法”的蓖麻杂优利用途径。并育成蓖麻杂交种1个,研制了较完善的蓖麻杂交种生产技术。育成蓖麻标记雌性系40余份,骨干恢复系10余份。并建立了中高秆、矮秆两大蓖麻杂交种选育体系,及其相应的标记雌性系、恢复系四大选育基础群体。构建了我国蓖麻杂优利用研究体系的基本框架,使我国蓖麻杂优利用研究由探索阶段进入实用阶段,为我国蓖麻杂优利用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育成的通蓖6号蓖麻杂交种比对照的增产率在34.02%,并在抗逆性、适应性上优于对照品种,种子含油率在50.81%;通蓖5号比对照的增产率也在16.93%,种子含油率50.53%,其单产水平、品质及抗性也优于对照品种。二品种于2003年6月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蓖麻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推动我国蓖麻遗传育种进程,改进蓖麻遗传育种方法都具有重要作用及重大学术价值。

    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在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试验研究结果、生产实践调查资料撰写了具有较大学术价值的论文多篇。其中有26篇被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刊载,有10篇分别被中国农学会、中国作物学会、内蒙古农学会、哲盟科学技术协会、哲盟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有2篇被国外权威刊物转载。

    曾两次获内蒙古农学青年科技奖,两次评为所内先进工作者,三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评为市直农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1997年获全区“1122”工程先进工作者三等奖。1998年被批准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他所在科室——蓖麻研究室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青年科技集体。2000年1月被评为通辽市首批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在第六届“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活动中,获科技创新杰出奖。获2001年内蒙古农学会科技兴农奖,2003年通辽市科教兴市特别奖,通辽市劳动模范,2005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被誉为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通辽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