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蓖麻打顶能增产?
酒泉市科学技术局 2012/6/18 10:08:00 阅读次数:9337
植物增长靠叶芽的伸长一一顶芽发育成茎,侧芽伸展成枝。一株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顶端发育总是比侧芽旺盛,生长比侧芽快,叫“顶端优势”。顶芽中有一个主轴,其顶端有一个生长点即顶端分生组织,主轴细胞不断伸长,茎不断增长,茎的顶端能形成生长素,能抑制侧芽生长,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顶芽是作物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打掉顶芽后,植株失去顶端优势,生长素就会转移到侧芽,使大批侧芽迅速发育伸展成枝。作物侧枝增多,枝繁叶茂,增加了光合面积,提高植株的光能利用率,使作物增产。据测定,农作物干物质的增产,95%直接来自光合作用,5%来自根部。如果作物植株营养器官发生徒长,大量养分被清耗,就会影响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生长。如棉花花期,下部果枝已座果,不及时打顶,植株顶端就会发生无效徒长,大量消耗光合有机物。通过打顶,控制植株高度,限制顶端优势,使养分转向果枝,可提高座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实践证明,对某些作物如棉花、蓖麻、烟草、蕃茄等进行打顶,是一项有效的、不需增加投资的增产措施。但打顶要适时适量,过早,果枝不够数,植株上部枝条伸长过速,造成田间郁闭,影响通风透光,单株光合率下降,花果早落;过迟,则达不到打顶的目的。例如棉花打顶,以植株高1米左右为宜,最迟不过7月底。蓖麻应在植株出现8片真叶(高约2尺)时打顶。打顶以去掉一叶一尖为好,切忌大把揪。打顶应抢晴天进行,使伤口早日愈合。